1.专业定位
进入21世纪,能源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资源,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能源化学工程为教育部2011年新增特色专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批本科专业之一✈️👲🏽,属于能源、化工🏊🏻♂️、环境和材料的交叉学科😯。我校2018年申请能源化学工程专业,2019年首次招生📔🧙♂️。能源化学工程本科专业定位为“化工类”特色专业,属于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能源化学工程本科专业的招生归于“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统一招生。主要定位为在能源清洁转化、环境催化、新能源利用与化学转化等方面培养化工类专业人才。
2.培养目标
我校能源化学工程专业面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行业需求,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备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将能源清洁转化、环境催化、新能源利用与化学转化等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能源化工🫲🏻、锂离子电池、氢能等生产及应用过程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在化工👨🏼🚀、能源、环保、材料、国防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运行与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𓀜。工作5年左右具备工程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成为“能源化工𓀚、锂离子电池🎻、氢能等行业生产一线工程师”,在能源、化工生产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3.培养规格
大学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总学分165学分。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要求如下: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 能够将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结合工程基础和化学工程、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的化学工程问题🕢。
1.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类课程的知识和工程科学的语言工具运用于能源化学工程问题的表述。
1.2:能够应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核心知识,建立解决复杂能源化学工程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求解。
1.3:通晓专业方向课程知识🤌🏿,并可以将相关知识与数学模型方法用于分析解决能源化学工程问题🥥。
1.4:能够将工程基础、专业知识及数学模型🎍👨🏻✈️,用于分析、综合🚴🏽♀️、优化能源化学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识别复杂能源化学工程过程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实践调研等手段获取相关工程信息,对能源化学工程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运用自然科学与化学工程专业知识与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能源化学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
2.2:能够运用化工过程分析与数学模型方法🏊🏼♂️,表达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复杂能源化学工程问题。
2.3🖐🏿:能运用基本原理,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网络工具💁、实践调研等手段获取解决能源化学工程问题的多种方案,结合文献研究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掌握单元设备的设计、化工设计、模拟优化的基本方法,结合社会、法律、安全🐭、健康、文化、环境等因素,针对工程需求对设计方案进行优选🤰🏿👮🏿♂️,体现创新意识,设计出满足特定需求的能源化学工程系统👩🏽🍼、装置或工艺流程◀️。
3.1:知晓能源化学工程过程设计和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设计/开发方法与技术,了解设计目标与技术方案的影响因素。
3.2〰️:能够对能源化学工程系统或工艺流程进行设计、模拟、优化和改进,体现创新意识。
3.3:能够针对能源化学工程特定需求对单元过程👨🏽⚕️、单元设备或部件进行设计👩🎤、计算,在设计中考虑社会🦹、法律、安全👨🏽🌾、健康🙇♂️、文化、环境等制约因素。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与方法对复杂能源化学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基于化学原理与方法🍚,通过调研、文献研究与实验方法,分析复杂能源化学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根据对象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4.2👋🏿: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装置,安全有序的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
4.3🧑🏼🍼: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和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开发👷♀️👩🏼🚒、选择或使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技术、资源、现代工程与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能源化学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与应用范围🤱。
5.1☆:熟悉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和工程工具🧑🏼🔬、化工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理解其局限性。
5.2👍🏽:能够选择与使用现代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化工模拟软件,结合专业基础知识,对复杂能源化学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针对能源化学工程生产过程,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模拟和预测能源化学工程专业问题,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与应用范围。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能源化工行业相关背景知识,分析与评价复杂能源化学工程问题的实施方案及能源化工过程的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熟悉能源化工专业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与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实践活动的影响。
6.2:能识别、分析🧑🏿⚕️、评价能源化学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能源化学工程与工艺问题的实施及能源化学工程过程中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理念。
7.2:能够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能源化学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能源化学工程实践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理解并遵守能源化工行业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与相关标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8.1⌨️:具有正确的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高度社会责任感☘️。
8.2:理解能源化学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规范,诚实公正,诚信守则,并能够在能源化学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理解能源化学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能源化学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与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与负责人的角色👩👩👧🪝,具备团队协作精神📩。
9.1:能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有效沟通🥎,明晰个人职责,合作共事。
9.2: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针对复杂的能源化学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与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能够针对能源化学工程问题以口头、科技报告、科技论文🫧、设计文稿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业界同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
10.2📮: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就能源化学工程问题与同行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10.3𓀒:熟悉能源化学工程领域的国内外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能源化工过程的工程管理原理、技术经济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理解能源化学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管理👊🏼、技术经济与经济决策方法👧🏽。通晓能源化学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11.2🏇🏼: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在能源化学工程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到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适应发展。
12.2:具有对能源化学工程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自主学习能力。
12.3🛟🌍:能接受和应对新技术👨🏽🚀、新事物和新问题带来的新挑战💇🏿♂️。
4.课程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化工安全与环保(32)、化工原理(96)、化工热力学(40)、化学反应工程(48)👯♂️🕴🏼、化工设计(32)、能源化工工艺学(32)、工业催化(32)❌、石油炼制工程(48)、能源化工技术经济学及工程管理(32)、电化学基础(32)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基础化学实验(96)、化工原理实验(40)𓀆、化工大类专业实验(1周)、氢能类专业实验(1周)、锂离子电池专业实验(2周)🧝🏽、认识实习(1周)、仿真实习(1周)、集中上机(1周)、机泵拆装(1周)🚵🏽♀️、工程实训(1周)🥾、生产实习(4周)👨🏻🦽➡️🖐🏿、能源化工专业课程设计(2周、)毕业设计(论文)(17周)。
5.师资队伍
目前,本专业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讲师9人🔂,4人具有出国留学经历,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广东省扬帆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另外实验岗位2人👸🏼。
6.教学条件
本学科拥有实验室面积30000 m2,设备总值5200余万元🏋🏽♂️。拥有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劣质油加工)及工程研发中心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劣质油加工、防腐😸🥺、微反应、橡塑加工)👨🏼🔧🧑🏼🤝🧑🏼,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石油化工实验与实训中心、化学化工基础);共建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2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参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建设🧙♀️🙆🏽♀️,还有4个市级公共服务平台,与20多家大型材料与化工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